欢迎到淮安府署(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)军捕厅参观。
军捕厅,这是负责军粮监管,案情诉讼审判的机构,相当于现在的公、检、法。是明清时期司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首先,请大家走进“皮场庙”,(现皮场庙为土地庙所改)皮场庙为明朝初年所定。凡府、州、县官署都在官署的左侧设立一座庙宇,称为“皮场庙”,是专门对贪官污吏执行“剥皮楦草”的场所。当时凡官员贪污60两白银以上的人处死后剥下整张人皮,填满草,悬在公堂的官座旁,以警告后任以此为戒。
请看庙前这幅楹联:上联是“我自有神头神脑” 下联是“你休要鬼心鬼肠”意思是说,所有贪官到这里不要心怀鬼胎,有侥幸心理。
请进入庙内,我们首先看到的这座塑像,就是土地神,又称土地老爷。土地爷是一个地方的守护神。上管世间活着的人,下管本地死去的鬼,他的职权主要是惩恶扬善。
我们来看,土地神像后面的这幅壁画,叫“阎罗审判图”,说的是阎王爷审案子的故事。
神像东侧是一个工作坊,墙上画的是钟馗,民间叫判官,带着小鬼在这里巡视。里面陈设的是剥皮凳,剥皮刀具,剥下的人皮放在石灰水的大缸里。这里就是执行剥皮楦草的地方。
请到西侧参观,门上有“反思”两个字,告诉我们这里就是反思室,相当于现在纪委执行双规的地方。古代有“刑不上大夫”的律条,一般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人,如果犯了法,不与老百姓同等对待,也不送进监狱,而是先送到这里监管起来,等案子审结以后再决定去处,这里的条件要比牢房好得多。
我们来看看两旁的楹联。上联是:“这衙门是非甚明 任教鬼棍神奸怎逃得此场铁案”下联是“那关律盘诘极紧 纵有金山银穴带不去半个铜钱”说的是法律严明,不要有侥幸心理,这些墙上的文字,既有被冤屈的人写的鸣冤诗,也有贪官写下的悔过文字,看了以后,让人为那些蒙受不白之冤的人鸣不平,也为那些贪官污吏感到惋惜。这里的塑像是李毓昌奇案里的贪官王伸汉,他也在这里“反思”呢。关于“李毓昌奇案”刑科已介绍了。
请大家来参观“皮场庙”的院子。
我们看到这里陈列的17只不同规格的“站笼”,又称“立枷”,是明朝大太监刘瑾发明的一种刑具,笼上有一个口,卡往囚犯的颈部,让犯人日夜站立直到死去。也有的是在脚下垫个物件,等卡口卡住犯人脖子时再拆掉垫物,以至犯人当场窒息而死。
这座叫“腰斩台”。先秦时期有三种死刑,一是车裂,就是我们通常说的“五马分尸”、“五牛分尸”,第二个是杀,就是杀头,第三叫“斩”(与游客互动)大家说斩字怎么写?对,就是一个车字加一斤字,这个车字也有车裂的意思,而这个斤字就是斧头。这个斩刑不是斩首,而是用斧头砍腰,又叫腰斩,就是使人的身体分裂,这个“腰斩台”就是用来腰斩犯人的刑具。
下面请大家继续参观,这里是军捕厅的大堂院,共有4座建筑,南边是仪门,北边是大堂又称
“法鉴堂”东侧叫待质所,西侧叫熬审房。
首先我们参观仪门,这是一只鸣冤鼓,古代有冤情无处申诉的人或遇到紧急案情的时候才可以敲击,如果事情较小随便击鼓,击鼓的人要受到重责。这里有两块碑,一面写的是:“越诉苔五十”,就是说申冤告状要逐级上诉,如果越级告状要重打五十大板。另一面写的是“诬告加三等”,就是说如果你诬告要罪加三等。
我们再看一下对面这石狮,石狮古人称为“灵兽”,驱魔辟邪,又可壮衙门的威严,同时也是封建官衙等级的象征。
仪门上悬挂的这块匾额上书“恤刑慎罚”,恤,体恤的意思。慎,就是谨慎,提醒官员施刑惩罚一定要谨慎小心。
我们来看这幅楹联,他是清代无锡县令武承谟撰写的,上联是:“罔违道 罔?蛎 真正公平 心
斯无诈”下联是:“不容情 不受贿 招摇撞骗 法所必严”意思是说,对待老百姓不要违反公道,不要欺骗,不能受贿,一定要秉公执法。
下面请大家到待质所参观,首先请看门前这个石墩叫匪类墩,是用来临时羁押囚犯用的。
待质所原来是三班衙役的值班室。后来发展为私禁还未判决的人犯和牵连佐证的处所(它不是监狱),到清末演变为“待质所”、“候审公所”,并被法律承认。虽因坐班房,但是还没有最后判决,这里国家没有伙食标准,所以这里的境况比正式下狱要悲惨许多。
我们看这里一共是三种刑罚。这是水牢,衙役们戏称叫“洗澡”,这叫“仙人献果”这叫“悬心”。
下面请到“熬审房”参观。
“熬审”指的是对未取得口供而不能定罪的人,审判官员可在这里采取任意手段进行审讯逼供。
进入右手边这是一具大型多功能的刑架,又叫鬼见愁。连鬼见了都发愁,可见这种刑具十分残酷。
这组蜡像展示的刑法叫“二龙吐须”,这种刑法是将面条作为刑具。先让犯人饿肚子,然后命他吃两大碗指头粗细的半生不熟的面条,然后再将犯人倒挂在架子上,不一会犯人被挂的眼睛发直,百脉颠倒,刚吃的两碗面条一根根从嘴、鼻孔流出来,难受之极。
中间的桌凳,是衙役们休息的地方。我们看这里摆着一些酒器,是给衙役们喝酒用的,喝酒是衙役们最好的饮料和麻醉剂。
左侧的栅栏里是一张木质的匣床,也是一种十分残忍的刑具。就是让犯人平躺在匣床上,把犯人的手、脚、颈、胸部都用铁索固定,然后将一块三寸长铁钉的钉板放在犯人身上,衙役睡在木板上,以致犯人疼痛不堪。这种刑罚起始于元代,明朝沿用,到了清朝有所限制,直到1912年后才废止。
这叫皮人,是专门训练行刑衙役的道具。一个皮人里装的是砖块,另一个是外面包上一层纸,放砖的皮人,衙役打人的时候,看上去打的很轻,但打开皮革,里面的砖头要全部碎掉;打包纸的皮人,看似下手很重,但纸不许打破,衙役训练到这个程度,确实要下一番功夫,只有练成了才能被选为执行行刑的校尉。想把人打死,用第一种方法,想要照顾谁,用第二种方法。
(可让游客互动)
请大家到大堂参观:这是军捕厅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,是辅助知府署理公务、审诀、讼案的法堂,又称法鉴堂。(法,指国家的法律、法规;鉴,是指镜子又是对照,审查的意思)请看这幅楹联:上联是“贪一毫枉法赃唯恐子孙有报”下联是:“存半点徇私念 定知鬼神难欺”这是清代凤城知府樊公佩撰的,意思是说;如不秉公办案,要祸及子孙,鬼神不饶。
这叫放告碑,是封建社会官府每月定期开衙受理诉讼事宜,称为放告。到时候会挂出放告的木牌,告状的人不需要击鼓就可以直接上堂呈递诉状,相当于今天政府的信访接待日。
请看大堂内的陈设。
这是一组蜡像,取材于清末小说家、金石学家、水利专家刘鹗的代表作《老残游记》中的一个故事,展示的是一堂会审的场景,大家都知道刘鹗长期客居淮安,死后也归葬淮安。关于他的生平业绩,请大家到不远处的刘鹗故居参观。
公堂左边挂的就是“剥皮楦草”的皮人。
这边悬挂的是一根蒲鞭,淮扬菜蒲菜就是蒲草做的,淮安特产蒲草(康熙皇帝诗说:“齐民但示蒲鞭辱,报国应同竹节坚”)这就是蒲草做的蒲鞭了,用来对一些犯罪的人仅用蒲鞭责罚,以示惩戒,体现通判审案对老百姓宽厚的意思。
这与“剥皮楦草”的酷刑形成了极大的反差。体现“德教为主、刑罚为辅的理念”。
请看大堂上的这块匾额,上书“秦镜高悬”。秦朝灭亡的时候,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,发现有一面奇怪的方镜,如果你迎面走来,镜子里出现的是你的倒影,如果你摸着心胸走来,镜子里能看到你五脏六腑。如果发现胆张心动的人,说明你有邪心,当场杀掉。因为出自秦朝,所以称为“秦镜”也是用来比喻那些明辨是非,判案公正的官员。
这是砖雕,上面刻有“执法”“诛心”四个字。“诛”是惩罚的意思;“心”指用心判案。
这里成列的是历史上不同时期,不同规格,不同名称的刑具。
杖是竹子做的;苔是小竹板;溜筒也是竹子做的,就是将竹节打通,里面灌上沙子,外面用铁箍,是很残酷的刑具。龙须棍,是不去棱节根须的竹棍。五色棍,是木棍,根据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五行的五种颜色制成的:(木色青,火色赤,土色黄,金色白,水色黑)。
这里陈列的是官员赴命案现场时勘验所需的一些物品。(银针、鼻烟七厘散)。这是一乘六品官员出行的官轿。(官轿是权力的象征,清朝皇帝出行是16个人抬的大轿,郡
王、亲王可乘8人大轿,京官一、二品只能乘4人中轿,外官总督、巡抚8人抬轿,其他人只能骑马)。
请到西厢房参观。这叫招房,是办公场所。请到门前参观,这里有一首民间歌谣,叫“息讼歌”是劝解人们少打官司、打官司费钱费力费精神,提倡人与人之间要和谐相处。这首歌表达了人们对人与人之间要包容大度的美好愿望。(可读一遍)
东边这一间房叫简房。这个房间用来收管老爷出行仪仗器物的地方。这里仿制了老爷出行时的场景,这里都是官员出行时的仪仗物品。
屏风后面这个字是大写的“法”字。它由三部分组成。偏旁是三点水,古代将犯人放到河里,相当于死刑。其次是?D(zhi)传说中一种四不像的独角兽。再下面是个“去”字,“去”字有两部分组成,上面是“矢”,就是箭,下面是弓,合起来说的是犯人由独角兽裁判后,用弓箭射杀,然后再放到河流中淹死。(可与游客互动)。
请到二堂继续参观。这里是一个古代刑具展示馆。
这里通过文字、实物、多媒体及各种模型展示中国古代的各种刑法和刑具。(请大家参观)
这是一块仿古的岩画,上面用稚朴的手法雕刻的形象是“刑神”。
远古时,九黎八十一氏族在蚩尤的率领下争夺炎帝共工部族的九土,共工部族向黄河上游的黄帝求救。在炎黄二帝的联手打击下,蚩尤战败,南逃时被黄帝擒杀于凶黎之谷。黄帝命人将蚩尤像画于旌旗之上,缚于高树以警示,原蚩尤部族人看后便不敢再生事。画像上的蚩尤牛头人身,一手执斧,一手执剑。传说中蚩尤长的就是这样,后世认为蚩尤即是“刑神”。这个展柜里陈列的是唐、宋、元、明、清五代的法律典籍,悬在空中的是远古时期的“木官”木官源自氏族社会,主要是原始部族的人受“刑神” 蚩尤的启发,将自己部落首领的头像雕刻在木头上,放到犯罪的人家中,来告诫受罚的人,叫“木官示禁”。
这里还有几种刑具,这叫“车?”(huan)就是用来“五马分尸”、“五牛分尸”的刑具,又叫“车裂”;还有这叫饲虎断案,说扶南王范寻在府中养了五六只猛虎和五六条鳄鱼,处理案件时,如果一时难以决断,就把原告和被告都投给猛虎和鳄鱼,未被噬咬的人有理,被咬的就无理,所以当地老百姓就把老虎当神灵来祭祀,以求自己遇到官司时能保个平安。
这里展示的是中国古代刑具的发展历史。
奴隶社会时发明了“五虐之刑”就是劓、(yi)耶、(er) 鲸、(jing)?粒?huo),到了商朝,有鲸、劓、刖、宫、大辟五刑,汉文帝时,不少刑具废除了,改为“苔”(竹板)杖,徒(充军)流放死,五种刑法,以后历代封建王朝基本上用这五种刑具,近代中国逐步抛弃了肉刑,建立了“死刑”,无期徒刑、有期徒刑,罚金“拘役”等五种刑名。
请看“中国古代栲讯犯人刑具演变表”、“中国古代处死犯人刑具演变表”、“中国古代拘禁犯人刑具演变表”。
请到第一展室参观。这里展示的是几种特殊
的刑具,这叫“?筒”,是古代官员接受告密文书的器具,可进不可出,相当于现在的举报箱,后来演化为拘禁人犯的刑具。
这叫“瓮”,将人犯关在瓮中,外面用火烧,直到将人犯烤死,武则天时期曾有个“请君入瓮”的故事,说的就是这瓮。
这是粪缸,又叫“黄金罐”将人犯按在粪缸里一直到窒息而死。(互动)
这叫“格”,是行刑的朽木架。
这组蜡像表现的是两种刑法的结合,一叫坠石,一叫炙烤,就是将人犯倒挂在横梁上,在头发上坠一块石头,所以叫坠石。(互动)
这叫“老虎凳”,大家都比较了解。
这叫“销公”,就是把融化了铅,锡的溶体灌注到人犯的嘴里,这种刑法后来很少用了。
我们刚刚参观了历史的刑法,刑具和各种酷刑,这些惨天人道的酷刑是历代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,滥用酷刑,草菅人命,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,不少酷刑、肉刑逐步废止,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,随着民主法制的不断健全,依法办案、文明办案、人性化办案,严禁逼供信.我们现在的法律只有五种刑罚,就是死刑、无期徒刑、有期徒刑、拘役和劳教五种,在我们参观军捕厅后对历代封建王朝草菅人命,施行酷刑的做法深恶痛绝。这里既是展示历代刑法、刑具、刑罚的场所,也是揭露历代统治者不讲人性,蔑视人权的丑恶和残忍。通过参观我们更加珍惜今天的今天的美好生活,也为进一步健全民主法制和创建和谐社会的而不懈努力。
请继续到三堂参观。(原讲解词P9-P18页参考)
三堂展示的主要是中国历代的一些刑具。请大家参观。
这里是“水龙局”,水龙局是负责救火的民间机构,没有编制,也没有官府拨款。救火人员是自愿的,经费一般由当地商人捐助。大门右边的花墙改为前掏空后密封的“惜字墙”,可将一只手伸进去丢放字纸,以后集中到荒野中烧毁。先人认为将字纸乱丢是作孽的,尤其是小孩子,敬字纸才能多识字,其实这对于保护环境也很有好处。
这里展示的都是救火的设施、设备。(互动)
这面墙上镶嵌的是石雕八卦、周易。说明这里是道教的场所,
火神庙是道观,有一名道士主持。传说张天师入京觐见皇帝,多住在火神庙。
火神庙主殿里供奉的是“荧惑星君”,就是火神。神龛里供奉的是火神娘娘,她是火神真君的夫人,也是一位神医,以治疗各种疙瘩为特长。民间又称为疙瘩奶奶。如果谁生疙瘩、粉刺请来拜拜火神娘娘,是能得到庇护的。
在淮安,有关火神真君的神话故事有许多,这里只介绍一个。
传说,民间过年会,庙里搭棚需要苇席,火神便派人到一个卖苇席的财主家借苇席。这个财主非常吝啬,不肯借。财主刚把来人撵走,家中便起了大火,财主知道得罪了火神,马上派人将苇席送到火神庙,很快火灭烟消。这个传说告诫人们不可为富不仁。左右两侧分站着开路神方弼和显路神方相。
请继续参观库房。
清代,各级衙门都设“仓”以储粮,设“库”以储银、物。(库在京师,有内务府六库及户部
三库;京外,又有各省布政使司库、按察司库,督粮道库、兵备道库,盐运使司库,及道、府、州、县、卫、所库等。)
一般库房都是一个四合院,院里有一口井。在传统中,水主财,井栏造型为古钱,合起来为
“钱财”。这样既反映了库的作用(屯储银、物之所),又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历任知府老爷们千里来此为官求财的愿望,同时也希望用来在这里饮茶的游客沾沾“财气”。借用甬道上镶嵌的那几句吉祥话:八方来财,日进斗金。招财进宝,金玉满堂。水井还有另一个更实际的作用:就是消防。
这里有各种银钱、元宝。这个是元宝,是元朝时制作,就是元朝的宝物。银锭有各种形状,有船形、条形、饼形、方形、还有牌坊形,请看多媒体演示制作银锭的过程。
古代有个顺口溜,叫“千里去做官,为的吃和穿”,“三年清知府,十万雪花银” 。有人算过一笔账,知府每年的俸禄为105两,养廉银4000两,三年的合法收入是12300多两,一位清正廉洁的知府,怎会挣到10万两银子呢?原来还有名目繁多的“敬”:夏天的“冰敬”,冬天的“炭敬”,过年、过节、过生日,婚、丧、嫁、娶、生孩子的拜礼、贺礼等等,算下来每年可得数万两,这样三年一任下来,十万两雪花银就可轻松到手了。当然,如果是贪官,那就不止这个数了。
清代有两个特殊的制度,一个叫“捐官”实际上是公开的拿钱买官,你到一定的职位,再花一笔钱,可以给你一个更高的官位;第二个叫“养廉银”,就是“高薪养廉”。清朝把官位设为10个等级,从一品到九品还有一个叫未入流,当时的俸禄,一品是180两、二品是155两、三品是130两、四品是105两(如淮安府知府)、五品是80两、六品是60两、七品是45两、八品是40两、正九品33两,未入流的公职人员也有33两,京官每100两银子还有禄米50石。什么叫俸禄呢?俸就是银子,禄指的是米。
按说清朝官员俸禄并不高,还要根据当时朝廷的财力状况来确定,但是养廉银就很高,比如淮安知府,一年只有105两,但他的养廉银一年就有4000两,超过正俸的38.1倍,按当时的价格1.3两银子能买一石粮食,这样也可以买到3076石粮食,相当于现在的86153.8公斤粮食,可以说收入是很丰厚的。
我们在出口处专门设置了一个兑银处,大家可以购买银锭,我们帮大家包装。也欢迎大家在这里品尝茶水点心。
|